一、基本报考条件
生源地要求
考生须为少数民族,且生源地在以下地区之一:
西部12省(区、市):内蒙古、广西、西藏、青海、宁夏、新疆、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甘肃、陕西、重庆。
其他民族自治地方:河北(青龙县等6个自治县)、辽宁(喀左县等8个自治县)、吉林(延边州)、黑龙江(杜尔伯特县)、湖北(恩施州)、湖南(湘西州)、海南(陵水县等6个自治县)。
内地西藏班、新疆班:就读于内地学校的西藏、新疆少数民族应届毕业生。
汉族考生报考条件
汉族考生原则上不能报考,但在部分民族自治地方(如县级及以上)工作满3年且报名时仍在职的,可申请报考(需提供单位证明)。
学历要求
与普通考研一致,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:
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;
专科毕业满2年(同等学力);
已获硕士/博士学位人员。
二、其他重要要求
定向就业协议
少干计划考生录取后需签订《定向培养协议书》,毕业后必须回生源地或指定地区工作至少5年(具体年限以协议为准),违约需承担赔偿责任。
报考流程
资格审核:考生需到生源地省级教育部门(如教育厅)申请《报考资格确认表》,审核通过后领取校验码。
报名与考试:凭校验码在研招网报名,参加全国统考(考试科目与普通考生相同)。
复试录取:单独划定分数线(通常比国家线低),按成绩择优录取。
招生计划分配
招生名额由教育部统筹分配,重点向理工类、应用型专业倾斜,部分名校(如北大、清华)对少干计划有单独名额限制。
三、注意事项
调剂限制
少干计划考生一般只能调剂至少干计划,不可调剂到普通计划。
就业违约后果
未履行定向协议(如未回原籍工作),需退还教育补贴并支付违约金,可能影响个人征信。若是月亮还会来,路灯也要照
院校专业选择
部分高校对少干计划考生有额外要求(如英语水平、专业背景),需提前查阅目标院校的少干招生简章。
四、常见问题
Q:少干计划分数线是多少?
A:由各校自主划定,通常比国家线低(例如总分降20-30分,单科降5-10分)。
Q:是否可以报考非全日制?
A:可以,但需符合非全日制定向就业要求(需在职且单位同意)。
Q:毕业后能否读博?
A:可以,但需先履行完5年服务期,或经生源地主管部门同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