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竞赛,无疑是丰富我们大学生宝子们履历
为未来考研、考公、求职或者出国等未来规划
轻松“加分”的方法之一
但是,一手抓考研一手抓竞赛可行吗?
如何辨别高质量竞赛?
大学期间又有哪些含金量高的竞赛可以参加?
海盐姐今天就来和大家详细说说!
1.参赛要集中“火力
在学有余力或者时间充足的情况下,边备考边参赛完全可以。但是需要注意集中参赛“火力”,结合专业特点以及个人职业规划来选择合适的竞赛,切不可盲目追求数量,没有针对性和深度。
在选择参赛项目的时候,需要考虑以下方面:
✅预期目标:明确参赛目的,是为了提升能力、学术交流还是获奖证明,根据目标合理规划投入的精力。
✅竞赛的含金量:选择那些在专业或相关行业内有影响力、能够真正锻炼能力和展示水平的竞赛。
✅时间节点:比赛节点最好与考研时间节点和在校课程相协调,25考研建议选择9月前能够完赛的竞赛,26考研则可选择在校课程较少时的竞赛。但需注意避免整体“战线”太长的竞赛。
✅导师指导:优先选择学校配备导师指导或赛程安排导师指导交流的比赛,提高参赛项目的质量和成功率。
2.择赛要有可靠的渠道
目的不同,择赛的渠道也会有所区别。如果是为了升学,可以选择由教育部、各类学会、各省教育厅/科技厅主办的竞赛。
信息来源可以关注相关网站,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官网、中国大学生在线官网等。还可以关注学科学习相关服务号,通过查询专业关键词、缩写等方式高效获取学术竞赛的汇总。
这一竞赛目录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通过竞赛主办单位自愿申报,专家工作组形式审查、网络初审和会议复审等环节发布,可以优先考虑!
3.其他“加分”项目
除了竞赛可以“加分”外,学术论文、发明专利、科研项目经历、含金量高的证书等同样是“加分”项,均可以证明你超出他人的学术能力和科研潜力,在复试中可能作为重要参考,增加导师好感度。甚至有些能够实打实地实现加分,如四川师范大学明确规定了论文、专著、专利等成果作为复试加分项的加分分值。
但是由于高层次论文发表往往需要经过投稿、审稿、修改意见反馈、修改、再次提交等流程,而且审稿通过后还需要等待发表或上传平台,周期短则3个月,长则1、2年(专利同理)。有意向的同学,现在开始准备刻不容缓!
另外,对于25考研的同学,如果不是学有余力或进度超前,现阶段认真备考才是重中之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