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院校的复试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,现在除了已经被录取的同学,其他小伙伴心里多少会有焦虑、忐忑的情绪!因为考研的录取率并不高,很多人就难免会觉得即使努力备考依旧不能上岸。
那么,24考研会有多少考生落榜?处在复试边缘的小伙伴还有机会补救吗?本期就和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一、24考研有近350万人落榜
尽管考研扩招态势仍在延续,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出现下滑趋势,然而统考录取的竞争形势依然严酷,尤其从今年国家线的上调更能反映这一状况。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生总体规模的扩大,主要集中在博士生层面,而硕士相对有限,还无法形成重大的影响。
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,2023年研究生招生总量同比增长了4.76%,博士生的增幅远超10%,相比之下,硕士生的增长率仅为4.07%。值得注意的是,新增的这部分名额中,相当一部分已被推免生占据。
(图源:教育部)
从整体上看,每年考研的总录取率都不到20%。24考研438万的报考人数,会有至少438*80%=350.4万的考生落榜。同样,我们也可以用统考生招生人数进行更加精准的预估:24考研各招生单位统考计划招生总人数为87.8万人,在今年438万统考报考考生中,会有接近438-87.8=350.2万人落榜!
无论怎么计算,今年大概率都将会有超过350万考生落榜。而且随着复试工作的开展,24考研同学的走向也逐渐清晰,除了高分过线和没过国家线的考生,处在复试边缘的这部分同学可能还在“苦苦挣扎”。
海盐姐建议大家今年能走则走,因为明年的形式可能会更难。所以,过了国家线的同学,不要直接就放弃!那么如何才能在调剂中捡漏“逆袭”?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来做!
二、如何在调剂中“捡漏”?
1.提前联系赢得先机
调剂本质上就是一场信息战,需要考生广泛收集调剂信息,尽快联络目标调剂院校和导师。谁先一步与导师建立联系,谁就更有可能赢得先发优势。在这一关键时刻,尽早接触、主动沟通,把握每一次可能的机会,充分展现自身优势,才能在激烈的调剂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,提高上岸成功率。
2.关注历年调剂信息
在搜集考研调剂信息的过程中,大家不仅要紧密关注今年的最新动态,更应该充分利用好往年的调剂信息。因为,通过对往年的调剂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,可以帮助我们洞察本专业历年来的调剂规律、热门院校与冷门专业的分布特点,以及不同学校和导师的调剂偏好等重要信息。
借助这些历史数据,我们可以更好地预判今年的调剂形势,提前锁定潜在的目标院校,进而抢在竞争对手之前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调剂策略,从而大大提高成功的可能性。
3.重点关注新开设专业
务必花时间详细查阅目标院校今年发布的最新招生简章,细心留意是否有院校增设了与自己意向相符的专业。新开设的专业第一志愿填报的学生数量可能相对较少,往往会出现招不满的情况,这就为有意愿调剂的考生创造了绝佳的捡漏机会。
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专业,因其新颖性和前瞻性,虽然关注度可能暂时较低,但如果符合该专业的调剂条件,也可以冲!
4.适当考虑研究所
除了各大院校,很多研究所也有调剂机会。这些研究所通常具有极高的专业水准和学术影响力,其科研实力不容小觑。由于部分研究所可能因知名度、地域或其他原因,导致一志愿报考人数未能达到预期,从而产生了较多的调剂名额。
对于那些更看重学术研究和专业深度,而相对不那么关注学校整体环境或综合性教育资源的同学来说,选择进入研究所深造,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。
同学们需要明白,虽然较高的分数在考研初试和复试中占有优势,更有可能获得优先录取的机会,但在调剂环节,分数并非唯一决定因素。因此,同学们务必开始信息收集工作,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。
考研总成绩和排名出来后,有人会上岸,但也总有人需要面对失败的现实,那么对于落榜的考生,接下来要怎么走呢?
三、考研落榜后该怎么办?
当面临考研结果的十字路口,同学们应当把握这个时机,好好想一想自己当初为何选择了考研这条路:
有的同学希望通过考研拿到更高的学历,以便毕业后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;有的同学纯粹是对学历有着更高的追求;也有的同学真心热爱学术,希望通过深造进一步投身研究领域;还有的同学则可能是为了延缓进入职场的压力而选择考研。
这就意味着,落榜后你要做个选择:是坚持初心,再次踏上考研征程,并从这次的失败中提炼经验教训,为下一次的启程整装待发;还是转换赛道,尝试其他出路,比如考取公务员、参加编制考试,抑或是投身职场,发掘并实现自身在不同领域的人生价值。
备考的这段时间,真的是自己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经历。很多同学就收获了许多成长的意义。
(图源:小红书)
不论你打算选择哪条道路继续走下去,首要任务就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。毕竟,考研的结果已成为过去,伤心和哭泣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,也无助于扭转结局。与其沉浸在失落情绪中,给自己带来更多不必要的困扰,不如坦然接受,因为这些负面情绪只会妨碍你看清前方的道路,影响你对未来做出理智且积极的决策。